《市场消费》

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增加到260家 投资者参与热情持续升温

· · ·

  本报编辑孟珂

  12月5日,科隆新材料正式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上升至260家。北京证券交易所继续稳步推进高质量扩张,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潜力,不断提高市场关注度。

  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向东告诉《证券日报》,今年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审计稳步推进,显示了监管机构对特殊新领域上市发行的支持。特别是在整体市场良好的背景下,新股的投资回报预期吸引了大量资金参与新股,投资者对新股的关注和热情也在继续上升。

  年内新上市20家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北交所新上市公司20家,首日均涨幅为202%。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估值较低,今年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15.63倍。

  从最近北交所新股冻结资金规模来看,数据有持续上升的迹象。Wind数据显示,北交所新股科隆新材首次募集资金2.42亿元,共有44.05万投资者参与创新,有效认购277.58亿股,冻结资金3886.06亿元,创下北交所冻结资金历史新高。

  刘祥东认为,近年来北交所新上市公司普遍表现良好,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的新热情。

  指南基金合伙人文浩在接受《证券日报》编辑采访时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主要是中小型股票,流通量小,场外资金丰富,新股盈利效果显著。

  与此同时,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的团队仍在增长。据北京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统计,共有80家企业排队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39家已被询问,31家已暂停,3家已通过上市委员会会议,7家已提交注册。文浩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新股审计速度最近大幅加快,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高质量的企业上市。

  开源证券北京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告诉《证券日报》,目前已进入第四季度。虽然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发行数量较去年有所下降,但发行和审计一直在稳步推进,新股的第一天表现也很好。

  诸海滨预计,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继续优化上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5年将继续吸引更多高质量的中小企业选择北京证券交易所作为上市的首选。同时,在新第三董事会高质量扩张和严格控制风险的指导下,公司的利润门槛可能会逐步提高,以确保北京证券交易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扩张。

  该机构对北交所公司的投资价值持乐观乐观态度

  近年来,随着市场交易活动的提高,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司也经常受到该机构的关注。据统计,近一个月(11月6日至12月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共有36家公司进行了机构调查,包括证券公司、基金、阳光私募股权、保险和海外机构。

  其中,纳科诺尔最受关注。在此期间,他被调查了4次,有131家机构参与了调查。其次,康比特、青矩科技和森轩制药,分别有53家、50家和26家机构参与了调查。从行业角度来看,通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调查频率较高。

  文浩表示,虽然目前北交所市场热情高涨,但需要警惕的是,其“市值低”、“流通量小”、“单日涨跌限制为30%”等特点容易受到热钱的追捧,进而引发部分股票或板块的炒作。机构投资者将选择北京证券交易所细分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进行研究。这些公司普遍具有较强的竞争壁垒或差异化竞争优势。近年来,业绩持续增长,未来增长空间大,估值也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刘祥东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涵盖了许多新兴行业和领域,在当前环境下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红利,具有更高的增长和发展潜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机会。

  展望2025年,刘翔东认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的高质量扩张仍在加快。随着市场规模的显著扩大和行业结构的更加多样化,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有效提高市场活动和关注度。这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交易环境和更方便的交易方式,突出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的投资价值。

  诸海滨表示,北交所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资本市场+N+X“政策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注于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促进高水平科技的自力更生和自我完善。新质量生产力正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北京证券交易所属于新质量生产力行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氢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

相关内容